两天时间,新增新冠病例人数暴增近2万人,意味着什么?

在2月13日,湖北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4840例,含临床诊断病例13332例。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在湖北省的病例诊断分类中增加了“临床诊断”,以便患者能及早按照确诊病例接受规范治疗,进一步提高救治成功率。

两天时间,新增新冠病例人数暴增近2万人,意味着什么?

湖北省增加“临床诊断”分类

而且“疑似病例”标准修改为:无论有没有流行病学史,只要符合“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和“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这2条临床表现,便可考虑为疑似病例。

相当于疑似病例标准放宽了。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者,为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诊断标准没变 (需有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行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或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

也就是说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 + 影像学检查,不再需要核酸检测。

那不免有人就要问了,既然增加“临床诊断病例”是为了尽可能的让疑似患者得到确诊,那么病毒核酸检测还靠谱吗?

两天时间,新增新冠病例人数暴增近2万人,意味着什么?

先说什么是核酸检测?

目前CDC推荐的病毒核酸检测方式之一为实时逆转录酶聚合酶链检测方法(rRT-PCR),这是一种非常常用的病原学检测方式。

先说什么是核酸?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以及核糖核酸。

脱氧核糖核酸其实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基因,也就是人们熟知的DNA。

新型冠状病毒遗传物质是RNA,其组成便是核糖核酸。因此核酸检测实质上就是对病毒的遗传物质RNA进行检测。

从患者采集样本后再进行标本制备,其实就是提取出病毒的RNA,也就是核酸片段,再用PCR扩增仪将病毒的核酸片段进行几百万倍的复制(病毒的核酸片段不具备传染性,所以才会采用这样的方法检测),并用荧光物质进行染色,使其被检测仪器迅速捕捉,从而判断病毒是否存在。

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坏蛋藏在人群中,不好找,把坏蛋成百上千的复制,再用专门识别坏蛋的“染色工具”,一旦变色,就可以加以判断了。

两天时间,新增新冠病例人数暴增近2万人,意味着什么?

但核酸检测也不是万能的,它也存在两个问题:PCR检查本身需要较长的反应时间有关,单次PCR检测一般需要1.5至3个小时,如果算上提交检测申请、标本运输、结果返回等的时间,通常要等3~5天。同一来源的样本在不同时期病毒核酸的检测结果可能不一样,不同来源的样本之间也可能出现差异。这也是为什么之前有患者经过前3次检测都是阴性,到第四次才是阳性的原因之一,也就是前面我们所说的“假阴性”。

为此,标准加以调整是合理的。

最后说一句,每个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相信大家看到数字猛增的时候,心里都是揪心的,难过的。

但事实就是如此,湖北数据的激增,直接让累计确诊人数过6w,在疫情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实事求是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要求。数据公布更加透明化,真正做到应收尽收和地毯式排查,所以大家不必恐慌!

此举,无论对提升治愈人数,挽救生命,还是对避免疫情扩散,避免更多人患病都是好事。

疫情总会过去,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待到春暖花开之时,我们再共赏人间繁华!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分享
Everyone has its disadvantage just like the god bites the apple. the bigger disadvantage you have, the more the god appreciate it.
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快捷回复

    暂无评论内容